让生命科学流行起来!ICG-20“科普嘉年华”为青少年种下科学梦想
近日,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(ICG-20)期间,一场以 “让生命科学流行起来” 为主题的科普嘉年华在杭州阿里中心圆满落幕。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生命科学、科普、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,通过精彩纷呈的科普报告与专题研讨,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大门。
近日,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(ICG-20)期间,一场以 “让生命科学流行起来” 为主题的科普嘉年华在杭州阿里中心圆满落幕。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生命科学、科普、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,通过精彩纷呈的科普报告与专题研讨,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大门。
前不久,在北京市“全国科普月”活动启动仪式上,一位穿白色西服、戴时髦编织礼帽的老者走上台,说:“第一个科普日,21年前,就在这个地方!当时没有几个展台,但是人山人海!”
2025年9月是首个“全国科普月”。光明网特别推出《科普月·大家谈》栏目,邀请广大科技工作者、科普工作者分享科普故事、探讨创新路径、展望美好未来,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。(欢迎赐稿:cailin@gmw.cn)
前不久,在北京市“全国科普月”活动启动仪式上,一位穿白色西服、戴时髦编织礼帽的老者走上台,说:“第一个科普日,21年前,就在这个地方!当时没有几个展台,但是人山人海!”
全领域行动、全地域覆盖、全媒体传播、全民参与共享,这个9月,北京搭建起“科普大戏台”——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盛大举办,邀请市民共赴一场科学普及的全民盛宴,见证北京市科普从“一日聚焦”迈入“全月深耕”的新阶段。
“科普工作姓‘科’名‘普’,我们要抓住科学的实质,采用普及的形式。”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深情回忆起2004年举行的首个全国科普日活动场景,“当时我们的展板、展品数量有限,现场人山人海,工作人员举着大喇叭讲解,观众都闪着明亮的眼睛,看展板、听解说、做实验。”现
“科普工作姓‘科’名‘普’,我们要抓住科学的实质,采用普及的形式。”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深情回忆起2004年举行的首个全国科普日活动场景,“当时我们的展板、展品数量有限,现场人山人海,工作人员举着大喇叭讲解,观众都闪着明亮的眼睛,看展板、听解说、做实验。”现
北三环安华桥边的“大白球”,见证了21年间,我国科普活动从“科普日”到“科普月”的升级。9月5日,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。接下来,北京市全国科普月将组织30余场重点活动,超3000场次科普活动将在本市16区和经开区全面铺开。